11月11日波蘭國慶日─在大國夾縫間掙扎求存的國度
- On November 12, 2020
- 0
11月11日除了是和平紀念日,亦是波蘭國慶日。這個港人可能較為陌生的東歐國家,其實有着可歌可泣的奮鬥故事。
國土被強國瓜分 波蘭人奮鬥到底
波蘭立陶宛王國一度是中歐強國,至18世紀末形勢此消彼長,被沙俄、普魯士及奧地利三度瓜分。除了拿破崙短暫重建華沙公國外,波蘭從地圖上消失逾一整個世紀。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尾聲,蘇俄退出戰爭,割讓大片土地,令波蘭得以於1918年復興。
然而21年後,1939年德蘇按密約從東西兩面夾攻,瓜分波蘭。有鑑數十萬波蘭戰俘隨時反抗,蘇聯秘密警察機構內務人民委員部部長於1940年3月5日提議槍斃2萬多名戰俘,當中以波蘭軍官為主,從而瓦解組織架構。計劃獲批後在隨後2個月實行,戰俘被運到卡廷森林被人從後腦開槍,埋入土坑,史稱卡廷大屠殺(Katyn massacre)。
二戰末期納粹德國呈現敗象,蘇聯紅軍攻勢到達波蘭舊國界。1944年7月,波蘭人搶先發動華沙起義,攻擊佔領華沙的德軍,希望趕在被蘇聯「解放」前光復故土。可惜起義最終失敗,德軍下令將華沙夷為平地,近20萬的波蘭軍民慘遭屠殺。
在雅爾塔會議認可下,波蘭被設立了臨時親蘇聯合政府,徹底無視波蘭流亡政府的存在。波蘭就這樣落在蘇聯共產陣營的東側,由共黨執政。波蘭人經歷公安局與秘密警察的白色恐怖,未有停止抵抗,直至1989年團結工會(Solidarity)勝出大選,取代共產政權。
在蘇聯治下的共產波蘭,「華沙起義」及「卡廷大屠殺」等事件成為記憶禁區,直到1989年東歐變天。隨着波蘭重新自立,這些事件亦成為官方重點紀念的事件。
「我們沒有乞求自由,而是為自由而戰。」
今次介紹的這條2017年影片”The Unconquered”,由曾演出《冰與火之歌:權力遊戲》的男星Sean Bean旁白,介紹了波蘭這二戰以來的苦難與抵抗。影片尾段,使用了波蘭第303戰鬥機中隊指揮官烏爾班諾維茨(Witold Urbanowicz)的一句說話:”Because we do not beg for Freedom, we fight for it.”
二戰後,烏爾班諾維茨返回波蘭,但波蘭共產政權指控他是美國間諜將他逮捕,再驅逐出境。他只好到美國的航空公司和飛機製造公司任職。1991年蘇聯瓦解後,他終於可以返回故鄉。1995年,波蘭共和國向他頒授將軍頭銜。兩年後,烏爾班諾維茨逝世,享年88歲。
「負隅頑抗,堅持到底。」波蘭人不是放在嘴邊,而是世世代代實踐出來,實在令人敬服。
延伸閱讀:
1944年華沙起義:趕在蘇聯「解放」前光復故土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WatershedHK/posts/1228044234197009
冷戰回憶錄-波蘭共產政權武警的誕生(前篇)
冷戰回憶錄-波蘭共產政權武警的誕生(後篇)
冷戰回憶錄:波蘭公安局與秘密警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