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郵品說故事】1942年2月15日 新加坡淪陷
- On February 15, 2022
- 0
1943年日本發行《大東亜戦争2周年》一套三張明信片的最後一張。由14萬英軍鎮守的馬來亞及新加坡,被7萬日軍以約70日攻陷,英國首相丘吉爾稱之為「英國史上最大的災難(”the worst disaster and largest capitulation in British history”)」。
新加坡戰役中,英軍重點防守東北部押錯注,日軍猛攻新加坡西北部,終於成功登陸。儘管英軍數量上優於日軍,但士氣低落下逐步退守市區。2月15日農曆新年年初一,白思華中將早上9時於地下指揮部(Battlebox)主持最後一次司令會議,考慮到糧水彈藥短缺,反擊難改形勢,決定投降以避免更多的人命傷亡。白思華與部屬徒步前往武吉知馬(Bukit Timah)的福特汽車工廠商討投降安排,留下影片和照片傳世。
明信片中的六位人物,由右至左分別是:
英軍馬來亞司令部司令官白思華中將 Arthur Percival
英軍馬來亞司令部參謀長陶倫斯准將 Kenneth Torrance
日軍情報參謀杉田一次中佐
日軍翻譯菱刈
英軍馬來亞司令部首席行政官鈕畢健准將 Terence Newbigging(持英國國旗)
英軍翻譯韋德少校 Cyril Wild(持白旗)
以下介紹一下部份人物的戰前戰後動向:
白思華中將(右一)生於英國本土,在一戰嶄露頭角,4年間由少尉晉升至臨時中校及擔任旅長,獲頒授卓越服務勳章(Distinguished Service Order)。前往馬來亞前,他曾被調往愛爾蘭以及擔任參謀多年。戰前部署與最終投降,均令白思華飽受批評。戰後白思華返回英國並在1946年退役,撰寫的戰役報告指新加坡華人未有團結抗日,惹起後者不滿。當年華人積極抗日,但當局直至1941年12月25日才收編星華義勇軍(Dalforce),這些華人在缺乏裝備及訓練下依然英勇作戰。1966年,白思華在英國逝世,享年78歲。
陶倫斯准將(右二)生於加拿大,在一戰時於加拿大軍服役,其間獲頒軍功十字勳章(Military Cross)。太平洋戰爭期間,他因作戰英勇在1942年元旦嘉許獲頒大英帝國官佐勳章OBE。經歷過戰俘營生活及強制勞動,陶倫斯健康轉壞,戰後回到加拿大貴湖(Guelph)購房定居。1948年,他到巴哈馬避寒期間逝世,終年52歲。
杉田一次中佐(右三)戰前曾經隨美國陸軍學習及被派駐駐美大使館,反對對英美宣戰。馬來亞戰役中,杉田負責對新加坡英軍的勸降文書。在瓜島戰役中,他向大本營反映無可能守住瓜島而訂立了撤退計劃,被批評為「消極參謀」。1945年9月2日,東京灣密蘇里號戰艦上舉行了日本簽署降伏文書儀式,精通英語的他是日方11名代表之一。戰後,杉田一度被送到樟宜受審,回日後在盟軍麾下研究戰史。1952年,他加入警察予備隊(陸上自衛隊前身),後來成為初代東部方面總監,掌管關東地區、甲信越等地的防務及與救災任務。1960年,杉田晉升至最高軍階的陸上幕僚長(概當於他國的陸上參謀長)。杉田於1993年離世,享年89歲。
英國在馬來亞新加坡的慘敗,除了震撼殖民地的亞洲人民,敲響日不落帝國的哀鐘外,亦令澳洲失望,越益投向美國主導的亞太秩序。
參考資料:
http://www.powtaiwan.org/archives_detail.php?OTHER-COMMONWEALTH-PRISONERS-OF-WAR-.-.-.-8
https://ja.wikipedia.org/wiki/%E6%9D%89%E7%94%B0%E4%B8%80%E6%AC%A1
延伸閱讀: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FB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WatershedHK
IG: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hkwatershed
Twitter: https://twitter.com/WatershedHK
MeWe: https://mewe.com/p/watershedhongkong
Web: https://www.watershedhk.com
█ 支持WatershedHK運作以及尊屬分享:
Patreon: https://www.patreon.com/WatershedHK